搜索
search
输入关键词搜索
about CFLD
News
Business
Investor Relations
CSR
Research & Insight
Join Us
服务即未来
纯电动客车产量占中国10%:溧水产业新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再升级
2020.11.09

2019年3月签约,仅用1年时间就实现了量产交付。这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军企业欣旺达在南京溧水135亿元投资项目的速度。

“预计到2020年底,二期工程项目就可完成初步调试并出货,这要比一期产能要高出数倍。”欣旺达溧水基地负责人姚利军说。两期项目合计用地约860亩。

欣旺达是创业板第一家“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其智能手机电池占有率保持全球第一。

而在华夏幸福溧水新城超百亿投资的项目,则是欣旺达从手机电池向动力电池转型和全球化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抓手。

对地方政府而言,百亿欣旺达的这一标志性项目,是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型的关键,也一并带动了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发展。截至2019年12月底,溧水产业新城已累计导入上下游企业70余家,实现项目签约实际投资额超200亿元。

从2010年前后开始规划发展,2015年发力加速,到近几年龙头项目落成产业集群成型,成为南京重点支持打造的四大特色产业基地之一,形成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纯电动客车产量占中国的10%左右,南京全域用于示范推广的新能源客车全部产自于此,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是如何做到的?

不仅如此,未来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潜力和投资价值已得到了完全释放。11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这不仅让溧水作为江苏省产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得到了本质上的夯实,其“十四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千亿级目标指日可待。

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

溧水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集群的快速成型,背后是一系列产业运营试验的结果。

2016年3月,在对合作模式进行了反复论证后,溧水初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运作,一改过去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招商模式改成与华夏幸福合作以市场化方式来运营溧水产业新城。

2016年,溧水新能源汽车基地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产值120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00亿元,占南京全市的56%;到2019年末,新能源汽车产业则实现了产值380亿元,占到南京的76%。目前,溧水8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70%以上的新能源零部件配套能力聚集在溧水经济开发区内。

华夏幸福溧水产业新城项目负责人徐金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总体上主导产业仍然延续签约时的产业定位,但在招商过程中,根据市场情况以及产业新城资源现状,对于细分的产业类别有一定的调整,所以当前新能源汽车产品涵盖了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涉及“三大电”“三小电”等众多细分领域,“但其中关键是强调了龙头项目的招引。”比如,投资超百亿的欣旺达龙头项目,不仅仅是动力电池的生产和销售,而是将动力电池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系统的研发设计也同时上马。

因此,在产业引擎上,建立了“龙头企业带动、重点企业支撑、配套企业联动”梯队式发展;在产业方向上,实现了“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三化融合发展;在产业创新上,构建了从“研发—初创孵化—成长加速规模制造—产业园”的直通式产业链条。

主导产业的选择,除了考虑辖区内的产业整体布局以及本身具备的基础,还有对未来产业发展大趋势的判断。目前的产业发展积累以及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即证明了之前对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精准预判。

在这一思路下,新增加了“智能网联汽车”,力争打造南京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与示范应用产业基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与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基地,这使得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销售之外,有了新功能的延伸。

(溧水产业新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

“以前我们新建基地往往要和政府打交道,但在溧水除极个别事务外,主要是和企业打交道,谈判全部市场化,是买卖合作关系。”姚利军表示。

也就是说,产业招商和运作上,在与政府共同制定了标准后,华夏幸福是项目引进、规划、设计、建设、产业服务、运营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这包含了后续签约、进场、开工、投产等环节相关的产业服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则作为了决策者和服务质量的监督者。

“由于华夏幸福是全球布局者,具备世界范围内招商的能力,因此我们当前面临‘幸福’的烦恼,带来的产业项目多,如何好中选优成为挑战。”溧水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贾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事实上华夏幸福在一些新兴产业项目中,还进行了战略投资。

“这样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大家都放心,未来发展共同进退。”华夏幸福溧水项目产业负责人许方宏表示。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运作的背后,则是一座新城的全新发展模式。

距离南京主城区32公里的溧水产业新城,处于溧水行政区划的北部,原本在溧水区发展规划中是一个中空地带。

“当时全区的可用财力也就在20-30亿元之间,没有财力也没有动力去发展该区域。”贾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不过,这一中空地带位于溧水与南京之间,距离南京主城近,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有10公里。

2015年,华夏幸福启动了与溧水区委区政府的合作,并签订合作备忘录;2016年3月,双方正式签订溧水产业新城PPP项目合作协议,把“伙伴关系、长期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等公私合作理念融入产业新城的协作开发和建设运营之中。

经过近几年的运营,溧水产业新城已经成为南京的门户之城、科创之城、山水之城。

“轨道交通进入,主导产业龙头投产,会展小镇举办多个国际性展览,溧水产业新城腾飞的拐点已到来。”徐金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分享: